678机器人工作室
 
 
智慧农业 激光驱鸟
24小时x365天!“最强打工人”采摘机器人,究竟厉害在哪儿?
时间:2022-06-13 人气:205


2022年2月,一家专攻草莓采摘机器人的美国企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关于筹集2000万美元融资的申请。从2017年开始,这家企业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总额近3000万美元;


往前推一年,以色列一家公司研发的无人机采摘机器人,获得了久保田领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


近两年来,雅马哈、谷歌、中科原动力等众多资本涌入智慧农业领域,采摘机器人成为了机器人领域新的市场增长极之一。


为什么资本看好采摘机器人呢?


一直以来,采摘是整个农业生产中非常耗时、费力的环节之一,其所需劳动力约占整个生产过程的35%~45%,还具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周期短等特点。农业采摘机器人可以白天夜间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还非常智能,使农民从繁重的采摘活动中解放出来,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


我们先来看几个比较有特色的采摘机器人案例。


荷兰一家公司研发的用于番茄作物的全自动剪枝机器人,是市场上第一台可以与员工一起在温室内独立移动的机器人,它可全天候不间断地对番茄植株进行摘叶操作。在智慧算法和已获专利的末端执行器支持下,这款机器人每周作业面积达1公顷,准确率超过85%。

 

以色列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以占总人口2.2%的农业人口养活整个国民。以色列一家公司开发了一款飞行采摘机器人,包含地面控制车和采摘无人机两部分,全程可进行全自动工作,无需人员额外监视。此外,操控界面还可显示采摘范围、数量、所用时间等信息,有效填补在全球疫情持续影响下,农场采摘人力不足的空白。


新西兰猕猴桃产量占全世界25%,但由于劳动力极度短缺,自2000年代初以来,新西兰主要从国外引进季节性工人,对季节性工人形成了高度依赖。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的采摘力度柔和,减少对于猕猴桃受损几率,每年能帮助新西兰采摘30多亿元的猕猴桃,解决了新西兰劳动力极度短缺的问题,加速劳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再看看国内,近日,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团队研发出了新一代采茶机器人。采茶是农业机器人采摘技术中较难的领域,相较于苹果、番茄等容易识别的作物,茶树嫩芽、老芽的区别不是很大,形状又不规则,识别、定位的难度很高。同时,差不多4万个芽头才炒出1斤干茶,对机器人的采摘速度要求很高。采茶机器人的芽叶识别准确率达85%,采摘速度达2.5秒,在多臂操作的情况下,一台机器能替代3至5个工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橡胶树采胶是靠工人用刀树皮上划若干条斜线来进行的,而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研发的橡胶树移动式全自动采胶机,采用钢丝软轨移动技术,有效规避了地形、树位等复杂胶园工况环境造成的影响,缓解了胶工年龄断层等的问题,机械化采胶是实现产业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采摘机器人到底厉害在哪里?


首先,是机器视觉。通过内置相机,全天候360°全方位拍摄采摘对象图像进行分析,具有高度的图像处理能力,运用算法及机器学习,准确识别采摘对象的成熟、大小等信息,实现高速动态条件下的精准分级。


其次,是高精度机械臂。拥有多种负载、高性价比、协作安全等特性,能在复杂的环境里选择采摘对象的最佳方式,具备柔性和灵巧性,压力传感器能实时获取抓取力度,使用机械臂自动切割采摘能保证果实的无损采摘,提高摘取品质。


此外,还有全向自动驾驶平台和多元信息融合感知系统,实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控制与操作,自主导航运动、区域视野快速搜索、采摘对象成熟度特征识别、空间定位、末端执行器控制与操作等。


678机器人工作室研发的羊肚菌自动化采摘机器人,正是结合了这些高新技术而成的产品。羊肚菌,又称为“菌中之王”,是一种名贵的珍稀食用菌,身价不凡。据了解,2021年羊肚菌干品的国际价格约200-350美元/千克,国内人工种植干品1600-2000元/千克,野生干品3000-5000元/千克。


678机器人工作室的羊肚菌自动化采摘机器人,突破了羊肚菌成熟周期不规律的难题,通过3D机器视觉及算法,智能识别已成熟的羊肚菌,识别成功率高于90%;使用机械臂及柔性机械手自动切割采摘,柔性夹爪减少果实损伤概率,采摘成功率高于85%,采摘速度5s/个;并能进行智能轮巡,让人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助力实现羊肚菌高产、稳产。


联系我们

027-59766788 仅限中国 9:00-20:00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2023 678 Robot Studio 678机器人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0806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