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播种:“1台机器 = 10个人”是真的吗?
羊肚菌工厂化栽培前处理生产线,可连续自动完成底层基质装填、菌种铺撒、表面基质覆盖以及补水等多道工序,基质装填效率高、菌种铺撒均匀、出菇一致性较好。
填土厚度、补水量等可调,同时具有自动上料和无料报警功能,能24小时连续作业,它的装填效率为人工装填效率的8-10倍,同时可远程监控作业进程,减少人力消耗。
2.立体种植:“100平方 = 100亩地”是真的吗?
旋转式苗床,通过栽培架的循环移动和换位,使羊肚菌的温湿度、光照、空气接触保持均匀稳定,生长一致性好,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缩短培育周期。
据了解,以往传统种植一亩地,产量一般在150-200斤左右,高产的可达500斤甚至800斤。而旋转式苗床的空间利用率是普通种植的3-8倍,降低人工成本60%以上。同时,旋转式苗床能够与采摘机器人联动,实现种植采收全线自动化。
3.自动化控制:“一年十收”是真的吗?
羊肚菌属于喜低温、喜潮湿的菌类,同时生长前期要避光,后期发育阶段又需要一定的光照,对环境内氧气含量、通风程度要求也比较高,可以说羊肚菌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过硬的技术。
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补光灯调节光照强度,通过智能通风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环境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使得房内常年保持恒温恒湿,既满足了羊肚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又杜绝了农药、化肥及重金属的污染,这样,羊肚菌在可控的条件下生长出菇,可达到一年十收。
4.智能采摘:“日均采收800斤”是真的吗?
假设一个种植基地有80亩的羊肚菌,平均亩产量300斤,雇佣20个人做工,工资为10元/小时,以30天为一个采摘周期计算的话,人工成本约为4万元左右。羊肚菌一年可以采收2-4次,因此可以估算出全年在采摘方面需要的人工成本超过10万元。
而一台羊肚菌采摘机器人,售价约为15-20万,可以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每日采收800斤左右,长期算下来,机器比人力更合算。
羊肚菌采摘机器人,通过3D机器视觉及算法,及时捕捉成熟的羊肚菌,使用机械臂及柔性机械手自动切割采摘,柔性夹爪减少损伤概率;全天候智能轮巡,不错过采收的黄金时间。因此对于面积较大的羊肚菌基地而言,羊肚菌采摘机器人会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