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带着研发的新产品——智能激光驱鸟器,前往山西长治的500kV变电站进行了实地测试。
电从发出到使用,经历了“发、输、变、配、用”五大环节,即由发电厂发出,通过线路传输到变电站,然后再由变电站发送到千家万户。而变电站,顾名思义,就是改变电压的场所。
电从发电厂发出来的时候,电压通常从6.3kV到18kV不等,但如果用这么低的电压输送电能,能量在路上就会衰减,增加增量损耗,从而不能保证居民的用电供应。因此,远程输电就需要先建变电站,把电压升上去,使用220kV、330kV、500kV乃至1000kV的高压输送电能。
但是居民用电又不需要这么高的电压,怎么办?那就再用变电站把电压降下来,从高压降到110kV,再降到35kV、10kV,直至居民家中的220V。可以说,变电站就是一座城市供电系统的层层枢纽,支撑起全市居民和工业用电的需求。
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与变电站50kV电压相差13888倍,更别谈现在还有1000kV的变电站,威力更是不可小觑。我们在现场光听滋滋的电流声,就心里发怯了,但“蜘蛛侠”们可是长期在高压电上带电工作的,工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真的十分令人敬佩。
不过,高空作业的可不止“蜘蛛人”,还有一种生物总是成群结队地往电线上凑,那就是鸟儿。然而,它们却是来给电网捣乱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鸟类入侵一直是变电站停电和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现有的鸟类威慑手段,如铺设鸟网、制造噪音、烟雾机和假捕食者等只能暂时驱赶鸟类。
678机器人工作室研发的智能激光驱鸟器,便是一种以科学、绿色的手段来驱离鸟类的武器。利用鸟类对波长为532nm绿光的敏感及不适应性,通过AI算法智能识别、瞄准鸟类,发出一束直径152mm、波长为532nm的“棒状”绿色激光,模拟生物产生视觉反射的条件,精准驱离鸟类,不会对鸟类造成伤害,并从根本上预防并杜绝鸟害引致变电跳闸事故的发生。